您好,欢迎来到12图资源库!分享精神,快乐你我!我们只是素材的搬运工!!
  • 首 页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IT资讯 > 最新资讯 >
    海龙电子城的衰落 是自掘坟墓的后果
    时间:2016-07-09 14:12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12图资源库 浏览: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

      昨日,有 17 年经营历史的中关村海龙电子城正式停止对外营业。海龙电子城自开业以来,一直处于中关村 IT 卖场的领军位置,日客流量曾超过 5 万人次,平均年客流量曾超过千万人次。停业公告称,停业是为响应国家的号召,加快中关村西区电子卖场转型升级,打造海龙大厦“智能硬件创新中心”。

      2011 年,太平洋广场关闭,2015 年,“中关村e世界”、百脑汇相继关停。去年 10 月,《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》就提出。中关村地区将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完成转型,彻底告别电子卖场。

      海龙电子城的停业,很多人觉得大快人心,特别是那些欺诈、假货、强买强卖的受害者。也有人感到惋惜,曾经辉煌一时,被誉为“中国硅谷”的中关村电子城,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?

    海龙电子城的衰落 是自掘坟墓的后果

      海龙电子城 3 层至 5 层已人去楼空

      80 年代:得天独厚的地利人和,让中关村迅速崛起

      明朝年间,位于北京城西北部海淀区一带,西北三环路西北四环路中间,有一块地被太监们所青睐,很多太监在此建庙宇以及养老的庄园,也有一些死后就埋在这里,久而久之,这里成了太监的墓场。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“中官”,所以这里被叫做“中官坟”。

      作为电子产品卖场的中关村兴起于上世纪 80 年代,前身是海淀的电子一条街。它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,位于中关村大街和北四环的交汇区,交通便利。区域内有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,有着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。80 年代中,中科院、北大、清华等一批有识之士来到中关村,创建了联想、希望、四通、方正(前身)等公司。当时,王辑志的打字机、倪光南的汉卡、王选的排版软件等产品与技术,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。园内大大小小的 IT 企业,每年高校开学数以万计的新生,都是中关村电子卖场繁荣的前提。

      80 年代初,电子产品仍属于高端产品,中关村电子街出现了很多倒卖电子产品的散户,一度被称为“倒爷一条街”。经过整顿后,中关村电子市场逐渐成为国内最知名的电子产品批发零售集散地。90 年代以来,随着电子产品的大众化趋势,传统的摊贩、散户开始有了规模化、固定化的交易场所,几大电子卖场逐渐建立起来。1991 年 12 月,营业面积 2000 多平米的中关村电子配套市场开业,是中关村地区第一家成规模的电子卖场。

      1999 年,太平洋数码大厦、硅谷、海龙电子城相继开业,中关村电脑城的旗号开始在全国打响。到了 2004 年,中关村电子市场的规模达到了顶点,形成了以海龙、科贸、鼎好、E世界等 9 家大型电子产品卖场为主导的市场格局。

      2002 年,中关村电子卖场总营业面积为 6 万平方米。到了 2005 年,这一数字已增至 20 多万平方米。2006 年和 2007 年,随着中关村e世界和鼎好二期的先后开业,中关村 IT 卖场的面积达 32 万多平方米,相当于 44 个足球场。

    海龙电子城的衰落 是自掘坟墓的后果

    最早的电子卖场四海市场。在 80 年代,四海市场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。

      90 年代:中关村曾是创业者的天堂,消费者的胜地

      从电子一条街零星的几家小店“华丽转身”上万家商户,中关村曾经是无数人的梦。无论是空有一身闯劲的下海人士,身无一技之长的老民,还是一无所有的毕业生。中关村都展开宽广的胸怀,给他生存的机会和施展的空间。

      鼎好的铺面刚刚开始认购时,排队的商户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,许多商户因没有买到铺位而后悔不已。海龙电子城一位店主介绍,他八年前租下这个摊位,月入 1 万元很轻松。“2003 年、2004 年应该是生意最好的时候,卖场大厅总是人挤人,电梯都挤着人上不去。”其中一位 2000 年起就在海龙电子城做生意的商家说。

      中关村从来都不缺小老板,他们租一个柜台就能开业,每天起早贪黑,搬箱子、吃盒饭,赚一块两块的辛苦钱,就是这样的小人物构筑了很多人眼中的中关村,成就了一代人的创业梦想。

      联想的柳传志、京东的刘强东、百度的李彦宏以及爱国者的冯军,这些中国 IT 行业的领军人物也都梦起中关村。1998 年 6 月 18 日,怀揣着工作赚的 2 万余元现金的刘强东,前往中关村创业摆柜台,代理销售光磁产品,在短短两年内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。到 2003 年,京东已经在海龙大厦、太平洋大厦、硅谷电脑城等开设 6 个柜台,并且在沈阳、深圳开设了分公司。

      同时,中关村也是一代 IT 人的攒机胜地。据北京晚报,今年 35 岁的穆先生,上世纪 90 年代末,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约上小伙伴,从家骑自行车 45 分钟到中关村,在海龙大厦里逛大半天,淘一两张盘,饿了就在附近吃麻辣烫或者卤煮。为了打游戏时不卡、不死机,他开始去电子卖场淘硬件、自己攒机。

      “那时海龙大厦里秩序很好,没有现在这么多拉客的。我每次先楼上楼下逛一大圈,看看市场上有什么类型的件儿,大概什么价格,一件一件买好后再拿到一家店去攒主机,攒好用自行车驮回家。后来自己‘涨行市’了,就把硬件买回家自己 DIY。同学、亲戚知道我买件儿只去海龙,货比三家才出手,都来找我攒。从高中到大学毕业,至少攒了 60 多台。”

    海龙电子城的衰落 是自掘坟墓的后果

    1997 年,北京市为解决市内通往海淀大学区和中关村科技城交通拥挤状况,砍掉路旁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以拓宽路面。

      新世纪:便利的电子商务兴起,给电子卖场致命打击

      但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。电子卖场聚集了太多的商户,他们的进入没有很高的门槛,导致很多商户销售完全一样的商品。消费者想买一款产品,可以在中关村发现上百家商户都可以做交易。同质化的内部竞争也就让很多商家甚至是卖场难以支撑下去了。再加之近年来国美、大中、苏宁等传统家电卖场逐步扩大其 3C 经营规模,电子卖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

    (责任编辑:admin)